人民网湄潭9月8日电(王钦)“我手指的这个住所是当年竺可桢校长的居所,请大家跟随我的引导进入室内参观,共同了解认识这段历史。”9月7日,记者跟随解说员阴利君走进浙江大学西迁纪念馆了解到,70多年前,浙江大学到贵州湄潭县办学后,便与贵州结下了一份“不解情缘”。
这份情缘,首先要从浙大西迁的故事说起。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日军逼近杭州,竺可桢以惊人的胆略率领全校师生西迁,开始了流亡办学的历程。1939年竺可桢来到贵州,先后在赤水、绥阳、瓮安、湄潭等地进行过考察,最终将湄潭选为西迁地址,在远离战火的大后方为浙大找到了一块安身之地。
1940年春,浙大迁至湄潭,一迁就是七年。在这七年的时间里,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条件极其艰苦,师生们以破庙祠堂和简易住室为校舍,本着“读书不忘救国”的精神,坚持学业和科研,在远离战火的湄潭县,赢得了七年的办学时间,一所大学于一座小县城从此结缘,开启了一段浙大与湄潭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历史篇章。在此期间,湄潭人与浙大师生相处融洽,浙大为地方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
阴利君说,浙大在遵义、湄潭、永兴期间,按照竺可桢倡导的“大学教育科研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不仅完成许多世界性的重大科研课题,还结合湄潭的农业发展进行科研,其成果仍惠泽至今,西迁历史已经远去,但浙大留下的“求实精神”和人文与科学技术方面的文化遗产作用明显。
“我想通过我的宣讲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将浙大西迁‘实事求是’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已有5年解说经验的阴利君认真讲好浙大西迁与贵州的红色故事,希望将浙大西迁贵州的“求是精神”传递下去,并将这种正能量的服务精神告诉更多游客,让这段历史影响留在更多人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