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 做个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网络媒体走转改】不忘初心 续写传奇:“兰州锁钥之地”深耕红色文化奔小康

【网络媒体走转改】不忘初心 续写传奇:“兰州锁钥之地”深耕红色文化奔小康

发布时间: 2016-09-23 16:52:52 来源: 作者:
隆隆的炮声已经远去,曾经嘹亮的冲锋号却依旧萦绕在这片青黄色的山梁之间。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四门大炮静卧在

【网络媒体走转改】不忘初心 续写传奇:“兰州锁钥之地”深耕红色文化奔小康

沈家岭村口的红色文化广场上,昔日怒吼的火炮早已安静。炮管上被系上了红绸,随风飘扬。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钊 摄

中国青年网兰州9月19日电(记者 孙钊)隆隆的炮声已经远去,曾经嘹亮的冲锋号却依旧萦绕在这片青黄色的山梁之间。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四门大炮静卧在兰州市魏岭乡沈家岭村红色文化广场的角落,静静的注视着这片先烈们挥洒过鲜血的土地。历史无声,沧海桑田,六十余年转瞬之间,昔日的疆场早已宁静,万事万物尽在蓬勃生长。

锁钥之地 黄土地上的红色传奇

【网络媒体走转改】不忘初心 续写传奇:“兰州锁钥之地”深耕红色文化奔小康

沈家岭战役见证者李厚功老人讲述所见所闻。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钊 摄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战史上,这一战役注定彪炳史册。

沈家岭村是解放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场遗址所在地。67年前,为解放兰州,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马步芳集团殊死搏斗。马步芳集团所在的沈家岭,公事之坚固、敌人之凶悍、地形之复杂均属前所未有,“兰州锁钥之地”的名称由此而来。

兰州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军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攻坚战。为了解放兰州,打破国民党当局企图凭借西北、西南建立反共基地的最后幻想,我军集中兵力,与其激烈战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沈家岭村的李厚功老人作为那场战役的见证者,谈及那场战斗的惨烈,唏嘘不已。“哎呀,那场仗打的真是太惨了,战场上到处都是残缺的遗体,那一年我才12岁,枪声整整响了七天七夜。”

马步芳军队蛮横抢掠,让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李厚功老人告诉记者,当年他们为了躲避马步芳军队,经常藏匿于山间。居无定所,仅以炒面等干粮为食。解放军的到来,让当地百姓真正盼来了曙光。

是役,我军伤亡达到3000余人,牺牲的团职干部8人。沈家岭战场遗址,不仅仅是当地的珍贵文化遗存,更是兰州市乃至甘肃全省的珍贵革命文化遗产。

不忘初心 续写传奇奔小康

【网络媒体走转改】不忘初心 续写传奇:“兰州锁钥之地”深耕红色文化奔小康

拉面师傅周兴国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讲授牛肉拉面制作技巧。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钊 摄

战役打响前,兰州整整下了三天的雨,先烈们踏着泥泞,拿下了沈家岭这个通往兰州的锁钥之地。六十余年后的今天,沈家岭村早已硬化了道路,一排排太阳能路灯整齐的通往村子的深处。先辈们留下的红色遗产,成为了沈家岭村奔向小康的最大财富。

村口的红色文化广场上,昔日怒吼的火炮早已安静。雄伟的炮管上被系上了红绸,随风飘扬;隐藏在民居旁的的战地医院被保存了原貌,讲述着曾经那场惨烈的战斗;田埂边的战壕依旧倔强的横在那里,道路两旁的红色文化长廊,等待着前来瞻仰的后人。

村支书孙延中告诉记者,沈家岭村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已经提上日程。未来三至五年内,将建成一座红色教育基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将成为沈家岭村村民致富的新增长极。

孙延中告诉记者,沈家岭共430余户,近2000余村民。目前共贫困建档立卡60户,200人,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沈家岭自然条件恶劣,传统的农业靠天吃饭。

为了摆脱贫穷,村内除了落实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建立农家乐以及“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更通过深化劳动力技能培训,让贫困人口真正掌握致富的金钥匙。

建在村委会大院内的牛肉面技能培训班,正在参加培训的村民们,正跟着专业的拉面师傅学习牛肉面制作技能,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后,这些曾经只能通过土地获得收入的村民,将真正掌握一技之长。

培训师傅周兴国说,牛肉面作为兰州独具特色的一张名片,闻名全国。而掌握牛肉面制作传统技艺的拉面师傅,在全国都是抢手货。“牛肉面拉面师傅,在兰州一个月可以得到三四千元的收入,如果去外地的话,一个月五六千元不成问题。”

村民唐仲信作为四世同堂家庭的主妇,她在培训前却面临无可奈何的困境。“我的孩子刚刚长大成人,正是用钱的时候。种地满足不了家庭的各项开销。”她告诉记者,如果能在培训班学到一技之长,那么她就可以选择就近打工。目前,唐仲信已经接受了15天的培训,马上就可以出师。

乡政府工作人员杨立蓉称,为了保证培训班内每个村民在接受培训后都能找到工作施展一技之长,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和培训学校达成协议,在培训结束后,由其负责提供就业岗位,切实让村民学习到的技能,能有用武之地。

目前,沈家岭村先后举办家政、月嫂、农业技术、驾驶员、厨师等培训10余期,培训人数达650人,取得了由国家劳动技能鉴定部门认定的技能证书,全年完成劳务输转380人。通过培训不但增强了村民外出务工含金量,也调动了村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对扶贫对象“造血功能”,实现了精准培训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

  • 关键词浏览:
  • “走出”无声世界 他们带来最美的声音
  • 莫扎特的旋律在流淌——近日在五缘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管乐团音乐会,表面上看,就是常见的音乐会,其实不然。...

  •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
  • 夏夜的洛邑古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团扇遮面,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
  • 第三季度,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91亿元,分别同比增幅33.6%和46.2%,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
  • 1日傍晚,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造成周边路段积水、堵车及多区域停水。...

  • 疑因搭讪起冲突,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
  • 6月10日,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机场路派出所回应,有出警。...

  • 福州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 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

  • 《济南市绿化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济南制定出台了《济南市绿化条例》。...

  • “人才”来济南能领几张卡?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
  • 两天前,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泉城安居卡”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
  • 11月30日,济南市市中区“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在学生作品展示区,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走泉城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

  •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 10月下旬,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