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 做个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娱乐新闻 > 戏剧演出 孟京辉版《茶馆》:“静观”和“沉浸”,能否兼得?

孟京辉版《茶馆》:“静观”和“沉浸”,能否兼得?

发布时间: 2018-11-20 10:35:02 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 费洛凡
孟版《茶馆》的尴尬之处正是在于:由于有发散但没聚合,观众不再像观看原版《茶馆》那样有一个总体把握,而只看到了拼贴的文本。

孟京辉版《茶馆》

孟京辉版《茶馆》

孟京辉版《茶馆》

今年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大戏,是由本届戏剧节艺术总监、国内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执导的新版《茶馆》。由于这是自去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开始放开《茶馆》的版权后,为数不多的新《茶馆》排演,同时又是由“先锋戏剧”导演执导,因此孟版茶馆可谓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国内戏剧,从项目公布的一刻起就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10月18日乌镇首演后,孟版《茶馆》又在苏州和杭州两地巡演,引起剧烈反响。某种意义上说,孟版《茶馆》引发的轰动是巨大的成功,经典重排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能以全新的面貌打破人们对这一尘封已久的作品的既有认知,并引发讨论,这一版《茶馆》注定将载入史册。

导演孟京辉对《茶馆》所做的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剧本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剥离出来,放置到一个更广阔的、更普适的情境架构中;尔后,通过新的材料和新的呈现方式,反过来去逼近原作中蕴含的意义。

语言学家索绪尔曾区别过“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概念:“历时性”强调一个系统发展的历史性变化,而“共时性”指审美意识能够在撇开一切内容意义的前提下,把历史上一切时代的具有形式上的审美价值的作品聚集在自身之内,使它们超出历史时代、文化变迁的限制,在一种共时形态中全部成为审美意识的观照对象。

如果一个导演排演《茶馆》关注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北京的地方文化,即使将细节打磨得再精细、考据得再严谨,他关注的仍然是“历时性”;而如果借《茶馆》去关注个体在时代中普遍的生存状态、关注个体在历史中的处境、关注个体的精神困境,那么可以称得上是对“共时性”的一次发掘。

孟版《茶馆》属于后者。

对于这一创作过程,值得商榷的点有很多,但其中最没有价值的讨论,当属“是否忠于原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哪怕不能接受这一版的文本解构,也会抱有较开放的态度,来面对此次经典的重新演绎。

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样的解构,是否带给了我们启示?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是否有效地带给我们启示?这些“启示”是陈词滥调的新瓶装旧酒,还是独树一帜的推陈出新?

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版茶馆不是在给出某个具体的答案,而是更关注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如果局限在一个文本之中、顺着一个逻辑演绎,北京人艺的版本已经将其做到极致。而为了生发出新的思考,这一版《茶馆》创作者做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发散。

发散,是对目标对象的一次头脑风暴,通过想象、联想、类比等方法像不同方向扩散,从而打破僵化的思维定式,得到多元的、独特的结果。

这一版《茶馆》首先是文本上的发散。杂糅了诸多不同的文本材料,除了老舍的其他小说作品,还包括布莱希特的诗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片段和海纳·穆勒的《哈姆雷特机器》剧本等等。对于原文本,也做了很多发散,表现为对一些细节的关注和放大。

熟悉孟京辉戏剧风格的观众,可以从《茶馆》中看到许多导演此前其他作品中的元素,《茶馆》是导演美学语汇的一次集中展示。以另类的方式重新演绎文本使之产生陌生感,也可以被看作是创作过程的发散工作。

这些手段,不仅仅是观众直观能感受到的舞台美术和演员调度等,还包括对待和处理文本的方式。孟京辉的戏剧作品是注重文学性的——这与许多人对“先锋”的刻板印象似乎不符合。

孟京辉的大多数作品都以经典作品为基础,看似对文本大胆地拆解重组,实际上从未消解过文学性,甚至以一种或许观众不一定能领会的方式扩大了文学性。换言之,其作品是迷恋于文学性的,是追寻诗意的。

《茶馆》也是如此,“文本轰炸”下,观众无所适从,因为创作者不再致力于阐释文本的含义,而是怀着崇敬的态度向文本致敬,将文本赤裸裸地陈列以彰显其美。

然而,“文本轰炸”自身携带了丰腴的信息,诸位看官自选角度自行解读定有收获,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省事的——我们只负责发散,不负责解读,好比端上一锅大杂烩,只要你愿意尝尝,总不至于饿死。

但问题在于,发散,等于多义吗?一方面,发散当然等于“多义”。另一方面,发散总是与聚合相配套。发散的目的是在再度聚合之后寻得最优解。

因为“给答案”是很低级的行为,甚至,过于直白地表露出创作者的思路也被看作低级的行为,那么,干脆只发散,不聚合。

孟版《茶馆》的尴尬之处正是在于:由于有发散但没有聚合,这些线索散开了,观众不再像观看原版《茶馆》那样可以对全剧有一个总体把握,而只是看到了拼贴了的文本。

孟版《茶馆》的发散,是颇具野心的,可惜动了脑筋,没下足功夫。

当我们将两个文本放到一起比对,并希望由此产生“互文性”的时候,一定有一个思路明确的逻辑在做支撑。

孟版《茶馆》中,可以看到这个逻辑。例如,剧中插入了对当代消费主义(如麦当劳的一段)的刻画,自然而然地与原著展现的社会生活形成反差,看似背道而驰,却能在对比中迫使观众去思考两者的联系,从而去认识个体与时代的关系,以及人永恒的不以物质条件为转移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像这样的段落,是有意图在的,不过落实到观众的理解上来,就收效甚微了。

戏剧有义务让观众享受“看得懂”的权利吗?可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路径:一种,是以理性为基础,强调“静观”;另一种,是以感性为基础,强调“沉浸”。

前者不仅让人“看得懂”,并且有所思考;后者则不一定“看得懂”,但是通过直观的震撼引起精神上的触动。

于是可以发现,孟版《茶馆》既想要“静观”,又想要“沉浸”,准确地说,在形式上让人“沉浸”,而在主题上让人“静观”。二者都是好的,但可以得兼吗?

如果以“静观”的标准来衡量,希望看到的是“科学的戏剧”,有发散也应有聚合,观点不用鲜明但逻辑一定清晰可见;如果以“沉浸”的标准来衡量,则希望形式上更加创新,更加癫狂,更加震撼,同时应剔除多余的说理,只保留最有力的语言。

《茶馆》中孟导再次启用了现场摇滚乐队。音乐是最直观的、最感性的、非逻辑的,图像和画面次之,再者是诗歌,最后才是话语。而《茶馆》里的舞台美术代表,那个象征历史行进倾轧一切的巨大车轮,是意指明晰的;其中用到的布莱希特诗歌,是洋溢着理性的;反倒是作为(原著以外的)台词的话语,成了最感性的、抒情的、拼贴的、逻辑含混的部分——这一连串的错位很有趣。

因此,走出剧场,我的脑海中最挥之不去的是Nova Heart乐队,音乐在这场实验中保持了最纯粹的状态。

  • 关键词浏览:
  • 茶馆
  • 孟京辉
  • [视频]赵小棠日暮花火写真好浪漫 一身撞色穿搭手拿仙女棒显温柔
  • 4日,赵小棠日暮花火写真释出,她一身撞色穿搭活泼灵动,手拿仙女棒温柔浪漫,笑容甜美,夏日氛围感满满。...

  • [视频]刘畊宏问大家为什么爱上vivi 被调侃炫妻秀恩爱
  • 刘畊宏微博发文,向网友发问“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爱上vivi(刘畊宏妻子王婉霏)”。...

  • 全国政协委员张凯丽:文艺工作者不能只赚快钱
  • 她在提案中呼吁文艺工作者应该踏踏实实沉下心来精雕细琢作品、人物形象,而不能想着只赚快钱。...

  • 不靠颜值靠演技 大器晚成的大叔们开启霸屏模式
  • 最近两年,影视圈的风向似乎变了:电视台播出的剧集逐渐放弃让流量艺人当主角,进而大量起用实力派演员担纲主演。...

  • 《司藤》后,悦凯影视同班底打造《如月》
  • 2021年对影视行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现实题材的崛起,悬疑剧的黑马效应,中小成本剧集的异军突起,以及观众口味向现实化叙事视角的转移等,都在增加内容制作的不确定性。...

  • 对话辛芷蕾:最美表演是正能量的输出和表达
  • 来到《最美表演》的舞台上,辛芷蕾演绎了一段虽然简单但是展现了年轻人普遍心理状态的故事。...

  • 制片人唐丽君:国剧出海 关键是国际化视野创作
  • 要想剧集真正“走出去”,不但要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全球文化的发展,“知己知彼,打开新思路。”...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中扮演乡村女教师 安悦溪新剧突破“少女”标签
  • 提起安悦溪,在观众既定印象里,是个古灵精怪、充满青春活力的姑娘。她凭借不俗的演技,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角色,很多观众更是因为“糖宝”一角爱上了她,亲切地称呼她“百变精灵”...

  • 盘点一夜爆红后却销声匿迹的八大明星,看看都有谁?
  • 娱乐圈看似门槛低,但是进来以后想要爆红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很多艺人为了红都不择手段,但是其中除了要靠实力,也是夹杂一些运气成分的,所以爆红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 《乔家的儿女》收官,少年演员都是如何选出的?
  • 《乔家的儿女》于8日晚收官,饰演乔家孩子童年时期的小演员们也很招观众喜欢,这些小演员是怎么找到的呢?...

    特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