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 做个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美丽西溪回来了 杭州捕鱼人曹国华亲历家乡之变

美丽西溪回来了 杭州捕鱼人曹国华亲历家乡之变

发布时间: 2020-08-04 14:20:04 来源: 未知 作者: 佚名
盛夏,骄阳似火。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一艘艘摇橹船搭载着三三两两的游客,悠然穿行在港汊河道中。57岁的船工曹国华立在船头,阳光穿过两岸绿荫,在他脸上闪耀。

浙江在线8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周逸 见习记者 章忻 通讯员 周莹 叶歆)盛夏,骄阳似火。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一艘艘摇橹船搭载着三三两两的游客,悠然穿行在港汊河道中。57岁的船工曹国华立在船头,阳光穿过两岸绿荫,在他脸上闪耀。

在西溪湿地工作近8年,曹国华听过许多游客对这里的赞美。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蒋村乡西溪村(现蒋村街道西溪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他清楚这份美丽背后的曲折,因此也更珍惜眼下的好光景。

20多年前,因为过度发展渔业、农业等,加之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当地生态破坏严重,大片湿地日渐衰落。为留下西溪,2003年,杭州市果断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外迁农居,封闭整治,曾经以捕鱼为生的曹国华彻底离开了他的船。

如今,美丽的西溪又回来了,曹国华也再次回到了船上。

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自从成为摇橹船船工,曹国华每天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岗。打扫船内卫生、检查船体是否有破损,这是他开工前的必备项,也是保持了几十年的习惯。

14岁开始跟随父亲捕鱼,在曹国华的记忆里,船是他的家,湿地则是他的童年乐园。每逢夏天,他总约上三五好友,去水中嬉戏解暑;到了冬天,则趴在船头,观察水中的鱼类。“那时的水不仅清澈见底,而且稍加过滤,就能直接喝。”曹国华说。

以船为马,以水为田,村民依靠湿地而活,也因为错误利用,给湿地带来了伤害。隔着绿荫,曹国华手指湿地深处:“上世纪90年代初,外来人口激增,家家户户承包养猪,高峰的时候,一家会养上百头猪,那些粪便、污水全都直接排进了湿地。”

清澈见底的水域逐渐变黑、变臭,更让曹国华心痛的是,随着水质的变化,养鱼、捕鱼都成了一种奢望:放入水中的鱼苗连一天都无法存活。随之而来的经济损失让他的生活变难。

作为杭城之“肾”,西溪湿地被破坏,不仅影响周边村民的生活,也影响着杭州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2002年底,杭州市、西湖区、蒋村乡三级联动,对西溪湿地全境实施生猪“禁养”,同时,实现整村搬迁,将4000多户村民陆续迁出西溪湿地。

和1.3万多名蒋村乡村民一样,曹国华离开了这片祖辈世代生活的水域。他明白,湿地要想重焕生机,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可离开之后还能回来吗?这个问题久久徘徊在他的心头。

恢复原貌也留下乡愁

碧波荡漾,曹国华摇着小船,载着游客进入湿地深处。

两岸绿树环绕,置身其中,常让游客觉得来到了绿色迷宫:“曹师傅,那边是什么树?”“那片是桑树林,旁边的是青梅树,最高的是柿子树。”曹国华如数家珍。

离开西溪湿地后,曹国华成了一名机床工人。可他心里始终记挂着这片水域,未来的西溪湿地还会有原来的影子吗?

2003年,杭州市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一开始便确立了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理念。“原生态是西溪湿地的精髓,湿地的保护要坚持最小干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刘想说。

在西溪湿地内,池塘、河道等水域占据了70%的面积,恢复生态首先要改善水质。截污纳管、清污疏浚、引入钱塘江“活水”,种养清洁水质的动植物……

据了解,整个西溪湿地保留和恢复作为次生湿地标志的鱼塘就多达383个,补种的芦苇有250余亩,2802棵柿子树被一棵不少地保留下来。一系列举措下,西溪湿地的水开始变得清澈。

生态环境改善,曾经生活在这里的鸟儿、鱼儿都回来了。为了还它们一片自由栖息的天堂,西溪湿地利用自然隔离,划定89%的面积为生态保护区。

2005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园。开园那天,曹国华和家人早早地等在园区门口,既期待又紧张:“担心认不出来了。”可当走进湿地,儿时的记忆如潮水般袭来。曹国华抱起孙女,兴奋地介绍起来:“那是爷爷曾经捕鱼的地方,旁边的那片林子是竹林……”

以前的西溪湿地留下了,曹国华的眷恋也留住了。在离开后的第6年,他辞掉工作,应聘了园区内的摇橹船船工,“只有回到船上,我才踏实。”

让西溪文化生生不息

回到船上,曹国华的生活稳定了不少。除了带着游客游览湿地之外,让游客体验捕鱼文化,是他最期待的部分。

先浸湿渔网,再判断方向,在河道出口放下渔网后,一转身,曹国华拿起赶鱼棒,狠狠地敲打水面,还没等游客反应过来,只见他蹲下身子,一手收起渔网,一手拿起网兜,捞起了一条鳙鱼。

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博得游客阵阵欢呼,曹国华却示意大家安静:“网里还有鱼。”短短10分钟,曹国华捕到了四五条鱼。重新拾起老本行,曹国华的心里异常满足,可捕鱼的心境却大不相同。

“以前捕鱼是为了挣钱,如今捕鱼是想让更多的游客体验西溪湿地传统的农耕文化。”曹国华一边说,一边放生掉了手里的两条鱼。

这两年,湿地里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陆续推出多个游客体验项目。2019年,西溪湿地游客人数已达到504.6万人次。

接待的游客多了,将湿地文化传承下去的使命感,在曹国华的心中生根发芽,他开始向游客介绍周边景致,聊聊以前的西溪,时常也露两手让游客了解捕鱼文化。“西溪湿地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将老祖宗的东西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他说。

还有3年,曹国华就要退休了。退休前,他希望能收徒弟,将捕鱼技艺传授给他们,让这份文化生生不息。

  • 关键词浏览:
  • 西溪湿地
  •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
  • 夏夜的洛邑古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团扇遮面,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
  • 第三季度,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91亿元,分别同比增幅33.6%和46.2%,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
  • 1日傍晚,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造成周边路段积水、堵车及多区域停水。...

  • 疑因搭讪起冲突,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
  • 6月10日,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机场路派出所回应,有出警。...

  • 福州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 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

  • 《济南市绿化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济南制定出台了《济南市绿化条例》。...

  • “人才”来济南能领几张卡?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
  • 两天前,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泉城安居卡”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
  • 11月30日,济南市市中区“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在学生作品展示区,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走泉城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

  •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 10月下旬,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

  • 感动!女子在户籍室看到亡夫的照片泣不成声
  • 10月19日,在滁州市来安县半塔派出所户籍室,一名女子在为其丈夫开具死亡证明,当看到户籍系统中丈夫的照片时,女子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