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曾被沪上政坛视为最有前途的班子成员赵长天,调任至《萌芽》杂志任总编。3年后,赵长天联合北大、南开、复旦等10所高校创办“新概念作文大赛”。
此后,赵长天接手时发行量仅1万册、挣扎在生死边缘的《萌芽》起死回生,成为新生代作家的摇篮。在当年的80后、90后中学生眼中,“新概念作文大赛”就是最炫目的出道舞台,尤其是捧出了韩寒、郭敬明这两位现象级作家偶像,至今仍活跃台前。
而当硬糖君第N次梳理这对“新概念”双子星又做了什么(韩寒郭敬明宇宙守恒定律),有读者留言“当时获奖的那些女孩子们呢?是归于沉寂不再创作了吗?是为人妻为人母了吗?还是继续创作,只是没有这么大名气”。
真是个好问题。“新概念”创办二十余载,获奖作者百余人。在性别问题越来越被频繁探讨的今天,这样一群年少便光彩夺目的女孩子此后十几二十年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样本库,让我们来观察女性的职业之路和人生选择。
当“新星”光环褪去,如何延续作家生涯
“新概念”一诞生,就在文坛、教育界刮起一股旋风,有专家直言这是年轻作家的“造星运动”。赵长天反驳,年少成名对任何年轻人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新概念”参赛者或有功利性,但作文大赛绝不是在“造星”。
但新概念大赛又确实很像今天的偶像选秀。捧着得奖证书的中学生在镜头前留下青涩影像,再于出道夜的狂欢之后,迅速被人们淡忘,只有极少数人能始终被聚光灯追逐。
提及“新概念”的优胜者,除郭敬明、韩寒外,应属张悦然大众知名度最高。2001年,济南女孩张悦然于山东省实验中学毕业,左手高中毕业证右手“新概念”一等奖证书迈入大学校门。
2006年便靠着300万版税收入位列“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3位的张悦然,是“新概念系”女作者中最成功的一个。她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早年的笔耕不辍以及切中年轻读者的文字风格,另一方面则要感谢网络文学尚未兴起的时间窗口。
头顶“新概念一等奖”光环的张悦然,在2002年至2010年这八年间,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出版作品并创办杂志《鲤》。2012年,张悦然受聘于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写作班讲师。
张悦然无疑是将“新概念”势能发挥最大的一位女作者。“新概念”的参赛者多为高中生,参赛除了一圆文学梦,也为了拿奖能在升学方面获得一定倾斜。也就有不少参赛者借此跳板踏入顶尖学府后,与“文学”再无交集。
郝景芳是继张悦然之后,这几年再度闯入读者视野的另一新概念作文得主。当年,18岁的郝景芳参加“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并获得一等奖。原本可以保送北大中文系的她,选择了清华物理系就读。
在清华读书期间,郝景芳再无作品发表,直至2007年才以科幻作家身份回归文坛。2016年,郝景芳所著小说《北京折叠》拿下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这位硬核女科幻作家的“新概念”往事,才被大众所知。
反倒是第六届“新概念”仅入围未获奖的参赛者赵勤,成为“新概念系”女作者中除张悦然外大众认知度最高的一个。她的笔名,叫做七堇年。
“新概念”提供了一刹那的光环,想要光环存续得久一点,就需要作者自身有一定的话题性,以便群众常论常新。但没有讨论度的作者,不意味着离开了文坛。“新概念”作文与沪上文坛本是同根,还在写作这条路上的女作者并不少。
周嘉宁是第二届“新概念”一等奖得主,高中毕业后进入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2008年周嘉宁加入张悦然创办的《鲤》杂志,任文字总监。从北京返回上海后,周嘉宁在写作的间隙为公号撰稿。
第六届B组一等奖得主张怡微,在此后数年不断参加各类文坛比赛,目前在复旦中文系教授创意写作。教书之余,她仍旧保持着1-2年出版一本新书的写作速度。另外,张怡微与赵长天之子、作家那多一家私交甚笃,曾为那多太太赵若虹的公众号长期撰稿。
作家颜歌原名戴月行,第四届B组一等奖得主,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海外出版,小说《异兽志》已卖出影视版权;与韩寒同属第一届一等奖的宋静茹,从天津南开大学毕业后曾做过记者、编辑,因希望“安安静静地读书、写作”,如今旅居美国,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以写作为生。